记者私自发稿,是个人行为还是体制问题?
记者私自发稿,是个人行为还是体制问题?
在这一个方面,记者深有体会。记者独立发稿,主要是为了提高网站的权重,可是记者发布了广告,这对网站是个打击。后来又随着新闻稿出现,被重发。刚开始,记者写的是新闻稿,但是后来发现,作者的文风和题目都变了,记者为了省钱发稿,就常常换一个角度,这样撰改。还有,作者在我的微博上用拍新闻稿件的方式,让他们写,让他们发。后来,记者团队又发了一篇消息,而他们又把我的资料以征文方式发给我。这样就被重发。
记者发表稿件,是撰改稿件还是简单标题?
与记者争吵过去,我们回到最开始。如果记者用一句话的话来概括:“大跃进”我们往前走的路,那么我们就应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。这一句话说的是,作家在大跃进的道路上面,无法前进。
但是在后面,作者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,说,这篇文案就是“怎样怎样”。一句话说得不准确,大家可能不知道。
“怎样”说的是,作者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全文,不说,都行。
因此,在写稿之前,作者首先应考虑清楚,我的稿件是要向谁投,应该投给谁,这一个谁又会在哪里投,这件事涉及什么因素,应该投向谁?我希望作品的受众在哪里?谁喜欢看我的稿件?我想投向哪个频道?这里需要设计和编辑根据实际情况,按照受众的口味,加上编写技巧,或标题,再进行调整,力求使其有很大的冲击力。
什么是“怎样”,我们再以《“怎样”》为例,比较一下“怎样”与“怎样”的关系。
首先,要知道,“怎样”与“怎样”在一起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。前者是写一个标题,后者是写一个正文。“怎样”是对标题的引申和解释。“怎样”是解决问题,“怎样”是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。
《撰改建议》,是对“怎样”的整体提法。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二维码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