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平台发新闻稿:高效触达目标受众的新利器
媒体平台发稿稿:高效触达目标群体的新利器
所谓高效触达,那不是简单的“去央视,去卫视”那样的砸钱投硬广,而是要有高效、优质的内容,做到稀缺的内容。像下图这样的,没有发布就没受众的关注,只有信息流,就算对受众没有什么意义。这种做法,就非常容易造成“打水漂”。
要实现高效触达,就必须具备多种渠道。对于文创IP来说,多样的渠道组合亦是必由之路。
“上,央视是多”。没有央视的品牌,可说是在荒凉而寂静的旷野中格。无法真正与受众产生链接。不过,如果是与受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IP,在微博、微信平台上发布会很受欢迎。有的公司以小红书为主要阵地,通过KOL的推广,形成传播效应。
又比方,在网易云音乐地铁上,以地铁文创歌单为载体,举办了#525个乐评专列#活动,引发了大量受众的分享与传播。
#《我在故宫修文物#》地铁文创海报
除了少数大品牌外,大多公司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建设我们的品牌。不过,如果商品、服务过硬,口碑好,亦是不错的品牌。
文创IP走到哪里?
说起跨界,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是IP,其实,不仅仅是营销联名。IP跨界是最近些年最火的推广方式,比方:故宫IP联合北京文创设计中心共同推出了5款限量款商品:小黄车、小宝盒、朕收到了一条命。
故宫博物馆联合文创品牌、品牌、艺术家推出了423个故宫菜,当然还有藏在其中的600多款食材,只要点开详情页都可看到。
故宫的423种菜有哪些热门文创商品?
说起文创IP,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是文化和建筑,包括建筑本身,还有与之相匹配的建筑文化,比方故宫里的“三色”建筑,故宫里的“石窟”、故宫里的建筑、故宫里的空间、故宫里的历史,让我们从中获取联想。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二维码
共有 0 条评论